我院歌2018级剧合唱系研究生叶子代表学院传承非遗文化
发布时间:2018-11-23 09:30:54 作者:研究生会宣传部 点击:4274
我院歌2018级剧合唱系研究生叶子代表学院传承非遗文化
我院2018级歌剧合唱系研究生叶子(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青年清音演员),于2018年9月28日受四川省川剧院邀请参加由延边大学举办的“民族团结心连心,携手走进新时代”传统文化交流走边疆文艺汇演。
四川清音,早期称“唱小曲”、“唱小调”,又因艺人演唱时琴师用月琴或琵琶伴奏,被称为“唱月琴”或“唱琵琶”。四川清音,历史渊源上溯至宋元明年间,在清乾隆、嘉庆年间很盛行,以泸州、叙府(今宜宾) 为中心,拥有大量听众。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“四川清音”,2008年6月7日,“四川清音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、下河派,成都的"省调"为上河派,其唱腔轻盈,细腻圆润,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、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--"哈哈腔",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“花腔”,四川清音曲牌十分丰富,分为大调和小调,传统曲目有六百多个,结构形式有单体、联曲体和板腔体。在润腔方面运用“哈哈腔”和“舌尖弹音”是其突出的特点,演唱时由演唱演员右手击竹鼓,左手击檀板,以此指挥乐队(古时琴师),控制演唱的速度、节奏及情绪。四川清音在中国曲艺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巴蜀文化、艺术、历史、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,是久经巴蜀文化浸润而培育出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广大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。
现场观众纷纷表示,四川非遗传统文化艺术和朝鲜族民族艺术的深厚底蕴、艺术魅力使人难以忘怀,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织更加引人注目,让人在感受视觉、听觉盛宴的同时,更加感受到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带给我们的强大的正能量。
同时,叶子同学于2018年10月19日代表学校到安徽参加了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新闻发布会,并作为传承人代表进行了发言。